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 产品新闻 行业新闻 行业知识 颜色知识

怎么评价荧光材料的白度?影响荧光材料白度评价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2-11-17 浏览次数:550

白度是控制荧光产样品质量和外观的重要物理指标,白度量化不仅能够评价产品的优劣,方便分级,还能为后续生产工序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的调控奠定基础。目前,荧光样品白度评价主要采用主观评价方法,即观察主体对某一给定刺激得到的知觉量作直接评价,并给出合适的数量值,但这种方法影响因素很多。本文对荧光样品白度主观评价的方法及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了解一下!

荧光材料

荧光材料白度主观评价方法:

白度的主观评价标准通常是一种量值估计,即观察主体对某一给定刺激得到的知觉量作直接评价,并给出合适的数量值,通常借助标准白度卡与待测样品进行比对,以确定样品的白度等级。

如日本制定JIS L0807-1971标准,该标准评级卡共分为5对,分为5级,以5级的增白效果为最好,1级最差,该评级卡只能用于确定增白后与增白前的白色变化程度,不能用来单独评定织物经增白后达到哪种白的程度,仅具有相对意义。

在纺织和塑料行业,国际上通常使用汽巴一嘉基(Ciba-Geigy)塑料白度卡,该标准白度样卡分为12等级,其中1~4号板加有黄色染料,为非荧光增白样卡,5~12号加入荧光增白剂以提高白度,为荧光增白样卡。每个等级对应一个白度值,该白度值是Ganz白度公式计算所得。将试样置于相邻标准样之间,并依次对比,若试样视觉白度等于某级别所具有的视觉白度,该级数则为试样白度级数,若在两级别之间可取平均值。如果试样为非纯色性的白,级数前加字母表示色偏向色光(R偏红,G偏绿)。

我国现行行业标准FZ/T 01068-2009《评定纺织品白度用白色样卡》,该白色样卡有对应于视觉感官的5个等级白度档次,每个等级对应的白度值按CIE白度公式计算。5级代表白色等级最高,1级代表白色等级最低。评级方法与汽巴一嘉基标准白板类似。

影响荧光材料白度评价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颜色感觉与听觉、嗅觉、味觉等都是外界刺激使人感觉器官产生的感觉。光经过物体反射或透射后刺激人眼,人眼产生了此物体的光亮度和颜色的感觉信息,并将此信息传至大脑中枢,在大脑中将感觉信息进行处理,于是形成色知觉,人们就可辩证认出此物体明亮程度、颜色类别、颜色纯洁的程度(明度、色调、饱和度)。外界光刺激一色感觉一色知觉是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光学、光化学、视觉生理、视觉心理等各方面问题。人的颜色视觉有如下特征:

1.颜色辨认

凡视力正常的人,都可以分辨波长从380nm到780nm整个可见光范围内的红、橙、黄、绿、蓝、紫等各种颜色,以及大量的中间色。但在颜色辨认中,人的视觉对不同波长范围的光的颜色辨认灵敏度不同,即对有的波长范围分辨能力强,而另一些范围内分辨能力差。

2.颜色对比

在视场中,相邻区域的两个不同颜色的互相影响叫做颜色对比。在一块红色背景上,放一块白纸或灰色的纸,当我们注视白纸几分钟后,会感觉白纸呈现绿色。当照明光源比较强、背景的红色比较浓艳时,这种作用更强烈,如果背景是黄色,白纸会出现蓝色。红色和绿色是互补色,黄色和蓝色也是互补色。每一种颜色都可以在其周围诱导出其补色。如果在一块彩色的背景上,放上另一颜色,由于颜色对比,两颜色互相影响,使两颜色的色调各自向另一颜色的补色方向变化,如果两颜色互为补色,则彼此加强饱和度,在两颜色的边界,对比现象明显,因此,我们进行颜色观察时应尽量避免环境中的对比效应的干扰。

3.颜色适应

在日光下观察一物体的颜色,然后马上移至室内白炽灯下观察,开始时,室内照明看起来会带有黄色,物体的颜色也会带有黄色。几分钟后,当视觉适应了白炽灯的颜色后,原来感觉到的黄色将慢慢消失,室外内照明也将慢慢趋向白色。人眼在颜色的刺激作用下,所造成的颜色视觉变化称为颜色适应。对某一颜色光适应以后,再观察另一颜色时,后者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在一块暗背景下,投射出一小区域的黄光,在观察者看来,无疑它一定是黄色的。但当眼睛注视面积较大的强烈的红光,经一段时间后,再看原来的黄色,这时黄光会显示绿色。经过一段时间后,眼睛又从红光的适应中恢复过来,绿色会逐渐变浅,最后又变为原来的黄色。同样,预先适应绿光,再观察黄光,会感觉光变红,一般对某一颜色光预先以光适应后,再观察其它颜色,则其明度会降低,饱和度的变化则和两颜色的色相有关。若两颜色互为补色,其饱和度会提高,否则饱和度会降低。

因此,在颜色视觉实验中,如果先后在两种不同的光源下观察颜色,就必须考虑到前一光源对视觉的影响。如果在某一光源下观察颜色时,周围还有其它颜色的光,也要考虑到周围光的颜色适应的影响。

但是,在眼睛看来两种一样的颜色,即两种相匹配的颜色,即使在不同的颜色适应下观察,两种颜色仍然始终一样,这一现象叫做颜色匹配的恒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