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10-27 浏览次数:1093
不同灯管发光颜色是有区别的,那么人造光颜色的产生原理是什么呢?对物体颜色会造成什么影响?本文就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人造光源的颜色。
人造光颜色的产生原理:
人造光源就是指人类在生活中为了更加方便经过自身创造发明的发光产品及物质,各式各样的灯光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例如白炽灯发出的光是红色的,节能灯发出的光是白色的,此外有些人造光还会发出淡黄色或微红色的光。霓虹灯管发出的光大多是绿色的,有时也会是蓝色或黄色的,发光二极管灯和卤素灯会发出蓝色的光。人造光之所以呈现出丰富的颜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发光原理不同,相对光谱功率分布不一样。
1、色温,不同灯具发光色文不同,就会导致发光的色调分为冷暖色。
2、填充物,有的灯具填充不同的气体,或者发光体为金属卤化物,甚至早期有些灯具在发光体外罩上涂抹彩色油漆来达到不同发光颜色的效果。
人造光颜色对物体颜色的影响:
不同颜色的灯光下,我们观察到物体的颜色会有很大的区别。人们之所以形成对色彩的感觉就是由于光线的原因,不过对于自然发光的物体和反光物体来说,我们对色彩感觉形成的原理又有所差别。
如果是自身发光的物体,我们对其颜色的判断就是取决于光线中包含的颜色成分,例如白光就是有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而颜色偏红的光,则是由于光线中包含波长范围625~740nm的色光成分比较多,颜色偏蓝的光,则是由于光线中包含波长范围440~475nm色光成分比较多。对于光线的颜色,我们就成为光源色。
但是,如果是被光线照射产生的颜色,就取决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的光线。例如,颜料、油墨之所以会有不同的色彩,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颜料对于光的吸收反射比率不同,当一束白光照射在颜料表面,它就会吸收一部分光,然后在反射一部分光,如果吸收了白光中的所有色光成分,那么就会表现出黑色,如果全部反射白光,那么就会表现为白色。物体表面对于光的吸收、反射比率是相对固定的,因此将自然光下物体表面出来的颜色称为物体的固有色。
在工业和商业中,准确的评定产品色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然而,目视测色时的光源、观察角度、观察者自身条件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颜色评价产生差异。为了实现色差评定具有统一的标准,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就推荐了一系列测量的标准。
对色用人造光的判断指标:
光源的色温:光源的色温是以光源发光时所显现的颜色,与一个绝对黑体被高温燃烧时所显现的颜色相一致时,这个黑体被燃烧的温度来定义的,它的单位是绝对温度Kelvin『K』,K值越高,显现的颜色就愈趋向于白蓝色;K值越低,显现的颜色就愈趋向于黄红色。
显色指数:物体在某一光源照射下所显现的颜色与这一物体在自然光的照射下所显现的颜色的百分比数值,称为某一光源的显色指数,用Ra来表示。Ra越接近100%,表示在某一光源照射下所显现的颜色越接近这一物体在自然光的照射下所显现的颜色。